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6章 施行新法(1 / 3)

()施行新法

我知道北海城在管亥之乱后能恢复得这么快,绝对是和王修的功劳分不开的,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因此即便他是大哥的人,我也不愿像对付张传那样来对付王修。

谤据我的经验,如果要让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低头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表现出比他还强的能力。王修长于政务,那我就从这方面下手吧。

记得我小的时候,那时我的灵魂刚来到三国时代,总想着把一切现代的社会经验强加于这个时代,来改变当时的格局。但当我打算着手实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幼稚的想法可笑至极。

我想搞zhu选举投票,但天下绝大多数所谓的选民练大字都不识一个,何来的选举投票。

我想讲现代很多新奇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重现,但我发现自己很多东西根本不知是如何造出来的,而且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低的简直可怕,恐怕连块大一点的钢板都造不出来。

于是我又想号召大家去推翻大地主这些有产阶级,但我赫然发现我自己现在的身份便是全国最大的有产阶级之一,号召别人打自己?除非我有病!

结果,我只好退求其次,在九岁的时候,向父亲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概念,父亲欣然接受。于是诸葛家治下的士人子弟都要接受至少四年的文化教育,而有条件的庶人子弟则要接受至少四年的工匠经商类的教育。这样十年多来,诸葛家治下的人民素质整体提高了一大截,在争霸全国的进程中是最具潜力的。

之后我又在十二岁那年,开始偷偷制作火yao,其实这个时代没有的技术我也就只记得几种的制作工艺了。最后我七年来,零零散散的制作了约有近一千斤,可惜在管亥之乱的时候,我初次用兵便把火yao用去了大半,剩下的也由于储存的年代久远,受了cháo。现在我成了北海城主,似乎大规模生产这种东西倒也不是不可能。

我在自己的府中思索了两ri,写出了一份改革的计划,让人把崔浩叫来,帮我参谋参谋。

崔浩拿起我的计划,细细的看着。

我的计划实际上只有三点,都是我认为现在我的人民可以理解接受的东西。

首先是从原来重农轻商的政策改为农商并重,原来的商业税由十五税一下调为二十税一,并对十几种北海城短缺的物品实行零税率政策,新设司民功曹,专门调查一百种主要民用品的物价,定出官价,命各大商人订物品售价时最多超出官价三成,至于百种物品之外的商品,仍由商人自行定价。

其次是用人方面,全北海境内按村或街道划分分配名额,每个区推出一到五名著名人士,组成北海城的乡绅参议会,北海城会分出一部分事务交由乡绅参议会讨论定案。

再有就是军事方面,就是有原来的征兵制改为义务兵役制,户籍在北海境内凡年满二十岁的青年男子,都要在北海城守军义务服至少一年的兵役或徭役,表现优秀者获上等兵称号,将看情况延长服役时间,但上等兵称号者可获五两的月俸,远高于一般百姓的月收入。

仅仅是这三条,便把足智多谋的崔浩看的目瞪口呆,这些他以前根本是闻所未闻。崔浩轻轻敲打着桌面,抚头沉思,半晌,崔浩抬起头来问我:“主公,浩有几个疑问,望主公能够解答。”

我知道崔浩虽然没有见过这些方法,但凭他的智慧肯定能想出这三点法令推出后的好处,但以崔浩求稳的xg格,肯定对这法令有很多不明之处。我微笑着看着崔浩:“州平,有什么疑问尽避提。”

崔浩指着第一点说:“主公,第一点里面重商的政策可以增加北海城的收入,设司民功曹也是为了保证百姓生活的稳定,但为何要对那些紧缺物品实行零税率呢?那我们岂不是一点赚头都没了?”

“呵呵,州平,要让紧缺的物品流通过来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正是我们的零税率,届时我北海物品繁多,种类齐全,经商之人和周围他郡百姓更会趋之若鹜,久而久之,我北海城必会迅猛发展,甚至超越泰山成为天下第一大都会也未必不可能。和这点比起来,零税率所损失的和我们得到的相比,便微不足道了。”

“哦!主公果然英明!”崔浩恍然大悟,“那主公你看着弟二点,浩猜想主公打算是让以民治民,但自古士族庶族势不两立,无论村里还是街中的高层都是由士族把持,因此推选的大部分权力就掌握在了士族手中,这样一来,占绝大多数的庶人几乎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代表来参加乡绅参议团。”

我心中暗叹了一口气,所谓建立zhu的想法我早就放弃了,原因正是州平提出的这个弊端。我道出了我设立乡绅参议会的真正目的:“州平,我知道将来参加乡绅参议团的人不是地主豪强便是士人大儒,我正是要将这些人集中在一起,让他们参与一个至少是名义上的组织,才方便我来管理。只要他们进了参议团,能够来管理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