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6节(3 / 3)

加入书签

腔调各异的发音都在努力发出一个调——陈丽珍。

那是她自己的名字。

展览会的第三天, 设备刚到,吴家这边就收到了好几笔订单,最终获得的订单数是以前参加展会的好几倍。

这些客商是在前两天就已经把整个参数烂熟于心, 看一眼实机, 确定视频展示与实机一模一样, 便放心大胆地下单了, 效率比传统展销会要高很多。

销售额好看, 设备在海关里住了好久的事情就没那么重要了, 货运公司的保险全额赔偿完也就了事。

小吴更是从“老吴那个去英国读了个水硕的儿子”, 变成了整个村镇景仰的对象。

是他, 在所有人都觉得视频软件可有可无的时候认为那是个好东西。

是他, 从自己的创业基金里拿出了钱。

是他, 提高了展会上的成交率。

是他, 让市里的领导、媒体将注意力投向他们这边, 税收优惠、批地优惠、出国手续给予最大便利……肉眼可见的好处这不就来了么!

还没等老吴表示愿意给他增加创业资金, 村里、邻村, 其他镇子里的人, 纷纷找过来, 表示想要聘请他到自己厂来, 或者投资与他合作做生意。

只有一千万的时候,小吴觉得自己能战天斗地。

现在钱多了, 他反倒谨慎起来。

因为他清醒地知道,如果不是路菲菲跟他说那么多,他绝对不会花十分之一的创业资金去投那么一个软件。

他甚至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去做的,就当是人生第一笔投资。

后续会怎么发展, 发展到什么阶段需要做什么事,他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或者说, 他的所有想法,都取决于他今天上网,在网页上刷到了什么。

讨论的人多,他就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先前关注茶叶的时候,他觉得全世界起码有一半人喝茶,没有喝茶习惯的另一半人,正好可以培养他们的喝茶习惯,不管消费者喝不喝茶,都是大好商机,赢麻了。

老吴不同意的时候,他还举了两个在非洲卖鞋的销售员的例子,一个说这边没人穿鞋,回家了,另一个说没有一个人穿鞋,是广大的空白市场。

老吴只会说“歪理”“胡说八道”,却不能说出为什么胡说八道,所以,小吴一千个一万个不服他,只觉得老一辈思想守旧。

后来,路菲菲为了忽悠……说服他先把钱拿出来做软件的时候,小吴也说了非洲卖鞋人的例子,不想把钱拿出来。

路菲菲从最简单的鞋子成本和消费群体的收入进行分析,再用鞋的实用性与每天刚需的吃饭做对比,让小吴明白不是人人都觉得买一双鞋是随便的事情,是不是空白市场,能不能培养起来,都不是一个人一家小公司能说了算。

最终小吴还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我找个懂行的人来管不就行了吗?他们也未必好意思骗我。”

路菲菲无情地打破他的梦想:“只要钱到位,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小吴不甘心:“要是关系好的话,应该不会吧,你也没骗我。”

路菲菲笑笑:“不要考验人性,要是给我个几亿,那就说不定了。”

话说得不好听,却是真理。

小吴对茶叶的感情,来得快,去得更快,现在他已经不想卖茶叶了,想搞点别的,又不知道搞什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